第0766章 借鸡生蛋!

  “应该的……”

  寇季失笑着说。

  贾昌朝说的没错,能不能用简字,能不能推行简字,不是他们说了算的。

  大宋第一人赵祯说了也不一定算。

  此事需要跟赵祯,以及内廷三位宰辅一起商量,将其当成一条政令,推行出去。

  “你们在此继续编书,推演一下简字,我去找官家和内廷三位宰辅商量一下此事。”

  寇季不是那种喜欢拖泥带水的人,他既然答应了去办此事,立马就去办。

  虽然他现在不想见赵祯,但也得去见。

  老迈的大儒在寇季快要离开的时候,笑呵呵的道:“若是推行简字,要承担骂名,老夫可以一力担之。”

  寇季笑道:“不用,我担得起,要是担不起了,再找您老。”

  老迈的大儒要起身向寇季施礼。

  寇季却笑着离开了贾昌朝等人议事的地方。

  出了贾昌朝等人议事的地方,寇季并没有急着进宫,而是去了范仲淹、韩琦、文彦博等人学习大食文的地方。

  进了园子,寇季转身就想走。

  为何?

  因为他进了园子,就看到了一个家伙捧着一卷大食文的书籍在通读。

  他学了快一年时间大食文了,尚且不能做到通读大食文书籍,人家半年,就能通读了,他当然不想见到这家伙。

  寇季在大宋,那是被所有人赞誉的聪明人。

  可他真的聪明吗?

  只有他自己知道。

  比起韩琦、欧阳修、文彦博、范仲淹等一众万里挑一挑出来的人杰,他真的不算聪明。

  他的聪明,只是建立在先知、以及庞大的知识之上的,并不是因为他智慧比人高。

  他的智慧真要是冠绝一众人杰,他在后世也不可能以造假谋生。

  也正是因为如此,在学习东西方面,他的速度并没有韩琦等人快。

  园子门口那个家伙,在韩琦等人中间,并不算是最聪明的,只能算是中层。

  他尚且能通读大食文。

  那其他人估计对大食文的学习,已经有了一定水平。

  寇季不想进去自取屈辱,所以在门口晃荡了一下,准备离开。

  只是没走几步,就被正准备出门办事的范仲淹给撞见了。

  “先生?!”

  范仲淹看到了寇季的身影以后,立马追了出来。

  寇季停下了脚步,回头笑呵呵的盯着范仲淹。

  范仲淹对寇季一礼道:“先生,你可有日子没到此处来了。”

  寇季淡然笑道:“最近有些政务要忙。”

  范仲淹沉声道:“先生身为枢密使,自然有许多军国大事要处理,学生能理解。”

  不等寇季继续开口,范仲淹就继续道:“有一件事情要告诉先生。”

  寇季给出了一个愿闻其详的眼神。

  范仲淹沉声道:“新科进士们学习大食文已经半年了,如今只是勉强通读大食文而已。学生想请示先生,加快进度,让他们尽快掌控大食文。

  鸿胪寺派来的那几个教授大食文的官员,只听先生的。

  学生几次向他们提出此事,他们都不应允。

  希望先生能吩咐他们一声。”

  寇季嘴角抽搐了一下,一本正经的道:“此事我已经交给你了,你看着做就行。回头我会给鸿胪寺那几个官员传话,让他们听你吩咐。”

  “先生,译书的事情何事进行?”

  “等你们学通的大食文……”

  “此次恩科,是我大宋立国以来,最公正的一次,所以此次网罗出的新科进士,皆是英才,他们学习的速度很快。

  先生要早做准备。”

  “回头我就吩咐人将你们要译的书,送到此处。”

  “……”

  寇季又陪着范仲淹聊了一会儿,然后果断离开了此地。

  并且心中隐隐发誓,以后能不来,就不来此地。

  寇季出了瑞圣园,回到了府上别院,换上了官服以后,坐着马车入了汴京城。

  到了皇宫门口,亮出了腰牌以后,一路畅通无阻的进入到了皇宫。

  到了宫里,一打听,得知了赵祯和吕夷简三人在资事堂,便赶往了资事堂。

  寇季原以为,再次见到赵祯,二人会变得十分尴尬。

  却没料到,刚一进资事堂的门,赵祯的声音就响了起来。

  “四哥,朕正准备派人去传唤你呢。”

  赵祯呼唤他四哥的时候,还是以前那般语气,没有丝毫的变化。

  寇季听着,长出了一口气。

  赵祯并没有因为刘亨的事情跟他产生隔阂。

  这个念头刚在寇季心里升起来,寇季就将它驱逐出了脑海。

  明明是他在这件事中的损失最大好不好?

  为什么要照顾赵祯的心情?

  寇季心中嘀咕了几句,对赵祯一礼,道:“官家想要唤臣,不知道发生了何事?”

  赵祯长叹了一声,道:“安南军闯祸了!”

  寇季略微一愣。

  赵祯愤愤不平的道:“他们未经朕的允许,居然攻得了交趾李朝三城之地,简直是胆大妄为。”

  寇季闻言,脸色一变,也变得一脸愤愤不平。

  “确实大胆!臣这就下发文书给陈尧咨,让他带领兵马,去问问安南军,看看他们还是不是我大宋的臣民。”

  “他们所获的一切,必须全部收缴。他们若是服软,就继续供给他们粮草,他们若是继续胡闹,就断了他们的粮草。”

  “……”

  赵祯、寇季,你一句,我一句的在哪儿数落着安南军。

  各种惩罚安南军的法子从他们嘴里冒出来,可勒令安南军撤出交趾的话,一句也没说。

  吕夷简三人坐在一旁,看着赵祯和寇季一唱一和的演戏,嘴角齐齐抽搐了起来。

  吕夷简三人原以为,赵祯和寇季会因为刘亨的事情产生隔阂。

  如今看到二人这般嘴脸,他们才明白。

  赵祯和寇季君臣,还是和以前一样。

  脸厚、心黑、交情深。

  两个人在哪儿一唱一和的喊了半天,目的是什么?

  目的就是用一个合理的借口,将安南军在交趾烧杀抢掠得来的金银珠宝运回汴京城。

  再准确一点的说,二人就是在找借口,将安南军抢到的赃款,合理的洗白。

  赵祯一开口,寇季就明白了赵祯的意思。

  不需要排练,二人就一唱一和的演起了戏。

  “当姐儿还要立牌坊……不要脸……”

  吕夷简三人心里齐齐骂了一句。

  安南军兵出交趾的事情,他们三个人是知情的。

  对此,三个人没有半点看法。

  因为安南军兵出交趾,无论是他们灭了交趾,还是交趾灭了他们,对大宋而言,都是有好处的。

  安南军若是灭了交趾,大宋就能平白的得到一块疆土。

  交趾若是灭了安南军,朝廷也能顺势将大宋最后一支不遵从朝廷命令的兵马裁撤。

  如今安南军在交趾抢了三座城,还劫掠了无数金银珠宝。

  朝廷依照规矩收纳他们手里的缴获,也是理所应当的事情。

  赵祯和寇季二人将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,弄的藏头露尾的,三人自然一脸鄙夷。

  但鄙夷归鄙夷,三人却并没有出声。

  为何?

  因为赵祯和寇季这么做,有他们的用意。

  其用意就是为了安抚其他的藩属,以及应对交趾随后派来告状的使节。

  吕夷简三人觉得,以寇季的性子,在安慰交趾使节的时候,搞不好还会做一些其他的事情。

  比如,问一问人家要不要武器,要不要兵甲……

  反正寇季贩卖大宋的武器和兵甲已经不是一次两次了。

  此前大宋整顿兵制的时候,他就十分大方的将一部分淘汰的兵甲,高价卖给了元山国。

  武勋们此前贩卖武器的时候,那都是偷偷摸摸的,被逮住的就得掉脑袋。

  寇季倒好,光明正大的大批量往出贩卖。

  吕夷简等人不仅不能因此对寇季喊打喊杀,还得捏着鼻子夸寇家卖得好。

  能不好吗?

  一万套龙神卫的兵甲,卖给了元山国,得来的钱财,装备了一万御林卫以后,居然还盈余了十万贯。

  朝廷不仅没有在军队更换军备的时候付巨额的钱财,反而因此赚了十万贯。

  要知道,朝廷以往更换军备,那都是在烧钱。

  往往一套军备更换下来,朝廷十数年的积蓄,会因此花一个干干净净。

  朝廷也会跟着伤筋动骨。

  可如今朝廷不仅没有花钱,反而还赚了。

  吕夷简等人没理由不夸赞寇季。

  反正那些淘汰下的兵甲,放在仓库里也是发霉,重铸的话,需要支出一大笔费用。

  如今轻而易举的就将它们换成钱,换成新的军备。

  十分划算。

  至于其他的藩属拿了大宋的军备以后,会不会对大宋形成威胁,吕夷简三人一点儿也不担心。

  以寇季的黑心肠,绝对不可能干出舍己为人的事情。

  估摸着,寇季应该想将大宋所有的兵甲卖出去,用换来的钱财,帮大宋所有的兵马装备上火枪和火炮。

  就在吕夷简三人心中暗自瞎想的时候。

  赵祯和寇季已经演完了戏,赵祯还十分真诚的对吕夷简三人道:“吕爱卿,你们三人以为如何?”

  吕夷简三人虽然没注意听赵祯和寇季二人的话,但三人已经是老江湖了,知道如何应对眼前的局面。

  当即,三人齐齐拱手施礼道:“兵事如今已经归了枢密院掌管,官家和寇枢密觉得怎么做妥当,便怎么做,臣等没有异议。”

  赵祯满意的点点头道:“如此甚好,那朕便下旨给陈尧咨,让他全权去处理此事。”

  说完这话,赵祯吩咐人草诏,盖上了印玺以后,派人送出了宫。

  做完了此事以后。

  寇季略微拱了拱手道:“臣此次入宫,是有一件要事,要跟官家和吕公三人相商。”

  赵祯、吕夷简三人的目光齐齐落在了寇季身上。

  他们都知道,寇季一般不开口,开口都是大事。

  寇季见他们四人盯着自己,也没有卖关子,直言道:“编撰音韵书籍的时候,遇到了一些困难,所以臣有一个提议,想跟官家和吕公三人商量一番。”

  寇季当即将编撰音韵书籍遇到的困难说了一下,同时将自己的解决方法也一并说了出来。

  赵祯、吕夷简、王曾、张知白四人听完以后,神色各异,关注点也不同。

  赵祯率先开口道:“简字当真比现有的字更容易学习?”

  寇季没有言语,吩咐宫娥取了笔墨,利用已有的一些简字,写了一篇字。

  又提笔挥毫,写了一篇繁体字的文章。

  寇季拿起了两篇字,向赵祯展示了一下,笑道:“诸位从小就饱读诗书,应该明白一个道理,那就是笔画越多的字,越难写,也越难记。

  简字,就是在不失其形的情况下,减少字的笔画,让字变的更好写,更好记。

  以前写一个字的时间,简化以后,可以写两个字。

  以前记一个字的时间,简化以后,可以记两个字。

  简字的好处不言而喻。

  乡间的许多土夫子,因为蒙童学字的时候,记不住字,就将其当成蠢笨之人,挡在门外。

  乡间的百姓,也因为字的笔画太多,记不住字,因此对读书望而却步。

  若是能将字简化一番,那么前者和后者都会减少。

  读书人相对也会增多。

  更重要的是,我们即将推行蒙学,音韵书籍就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册书。

  它简化以后,可以为朝廷节省许多钱财。

  只要多节省出一份钱,我们就能多收一个蒙童。

  一旦朝廷推行简字成功,又不遗余力的推行教化。

  或许有一日,全天下人都会识字。”

  赵祯听到这话,呼吸一下子都变得急促了起来。

  推行教化,在任何朝代,都是可以大书特书的功德。

  只不过,此前的朝代,纵然在推行教化上下了苦功,也没有多少建树。

  此前的朝代,也没有做到全天下人都识字的壮举。

  若是他真的能让全天下的人都识字。

  那他真的可以挺直了腰板,跟秦皇汉武论一论高低。

  赵祯盯着寇季,沉声问道:“若是朕不遗余力的推行教化的话,需要多久,需要付出多大的代价?”

  寇季略微思量了一下,道:“四野无藩属,数十万将士的性命,数十年苦功。”

  拖行教化,最重要的是什么?

  钱!

  只要钱到位,就没有推行不下去的教化。

  大宋又不是后世。

  大宋没有民主,没有自由。

  只要赵祯说服了满朝文武,他就可以将读书跟百姓的一切挂在一起,通过各种手段,让所有的百姓参与到文字学习当中。

  读书免费,还有补贴。

  不学习的话,征收重税,服苦役,再严重一点掉脑袋。

  你学不学?

  没一个人敢不学。

  也没一个人会因此生出怨言。

  为何没有怨言?

  因为读书人在大宋拥有独特的地位,只要是个人都看得见。

  百姓们不读书,不是不想读书,是读不起书。

  只要朝廷解决了读不起书的问题,百姓们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将家中的孩童送到蒙学学习。

  极少一部分别有用心的人,在这个时候很难跳出来。

  朝廷不惜血本的让你读书识字,让你做人上人,你还不乐意?

  那朝廷将你砍了,也没人替你喊冤。

  朝廷将捣乱的砍了,或者发配出去做苦役,当先锋兵,自然不会有什么怨言传出来。

  所以,一切的关键就是钱。

  而朝廷不可能为了推行教化,将朝廷所有的税收都搭进去。

  所以寇季给出的办法就是借鸡生蛋。

  用藩属的钱,供养大宋所有人读书。

  大宋要付出的,就是时间和兵马。

  用数十万人,换取天下所有人读书的机会,赵祯觉得这个买卖十分划算。

  他几乎要拍板了。

  吕夷简咳嗽了一声,道:“官家,寇枢密提出此事,却又可行之处。纵然不能让我大宋所有人都识字,也能让我大宋一半人识字。

  但此事并非是一日之功。

  官家还需要徐徐图之才是,切不可过早宣扬出去。”

  王曾点头道:“若是过早的宣扬出去,却又没办成,那官家会失信于天下人。”

  张知白附和道:“此事官家只管做就是了,不需要说。”

  赵祯听完了吕夷简三人的话,略微沉吟了一下,道:“朕知道了……”

  话罢,赵祯没有再开口。

  推行教化,是他和寇季很早以前就定下的目标之一。

  其目的是为彻底改变文制做基础。

  若是让人将推行教化和文制革新联系到一起,可能会加大阻力,此事确实不易声张。

  他之所以失态,实在是寇季描绘的蓝图过于吸引人。

  吕夷简在赵祯闭口不言以后,盯着寇季道:“继续说说简字……”

  寇季缓缓点头。

  吕夷简问道:“你如何肯定,用了简字,音韵书籍的厚度就会减少三分之二。”

  不等寇季开口。

  王曾抚摸着胡须道:“应该是在大小上做文章。”

  寇季笑着点头道:“不错,现有的字,笔画繁多,印刷过小,必然模糊成一团。所以想要清晰的将其显露出来,必须用一定大小的字。

  但是简字不同。

  笔画少。

  即使印刷雕刻成倍数缩小,也能看清。”

  说着,寇季将自己书成的两篇文字,拿着往后退了一些距离,对吕夷简三人道:“我站在此处,三位看现有的字,一些字只能看见个轮廓和大概。但简字,依然可以看的十分清晰。”

  寇季放下了两篇文字,取了两张纸,用毫笔,写了两篇字极小的文章,递到了吕夷简三人面前。

  “同样大小的字,同样大小的笔画,简字,缩小以后,依然清晰可见。可现有的字,一些笔画已经重叠成了一团。”

  吕夷简三人一瞧,还真是。

  张知白看完以后,皱眉道:“小字固然能够降低书籍的厚度,可长期阅读小字,对双目有碍。”

  寇季听到张知白的话,缓缓点头。

  张知白说的确实在里。

  小字看多了,确实容易出现近视。

  寇季对张知白道:“此书只是用于蒙童蒙学,而且是辅佐蒙童读书的书籍,并不是专门交给蒙童演习的。蒙童书文,也不可能以此为帖。

  而且也仅仅是此类的书籍,其余书籍不可能这么做。”

  张知白感叹道:“小字刊印书籍,更容易节省钱财,一些书商恐怕不会放过这个牟利的机会。”

  寇季点头道:“所以蒙学一应的书籍,由朝廷刊印,由朝廷把关,不会交给书商去牟利。”

  王曾皱着眉头道:“就怕天下读书人不答应。他们已经习惯了用现有的文字,推行简字,他们肯定会闹事。”

  寇季坦言道:“简字是根据现有的文字演化而来,取现有文字之形。理解简字,远比理解现有文字要容易。读书人要学习的话,也会快不少。

  而且推行简字,并不是说让读书人抛弃旧字。

  在新旧交替之际,我们可以两者并行。

  此举又不会影响读书人的仕途。

  他们纵然闹事,也闹不出什么大事。”

  吕夷简撇撇嘴道:“就怕有人存心不良,借机煽动闹事。”

  寇季沉吟了一下,道:“此事是不可避免的。但推行教化,是朝廷的善政,我们不应该因为有人会闹事,就畏惧不前。

  我们反而该迎难而上。

  一旦推行简字成功。

  大兴教化也就不再是一句空话。”

  “此事若成,确实可以福泽千秋。我们没理由不答应。”

  王曾捏着下巴,郑重的道。

  张知白跟着点点头。

  反倒是吕夷简,没有表态。

  寇季看向了吕夷简道:“吕相觉得此事不妥?”

  吕夷简瞥了寇季一眼,淡淡的道:“老夫是怕被人骂。”

  寇季听到这话,哈哈一笑道:“骂名我一力担了。”

  吕夷简撇撇嘴道:“那老夫无话可说。”

  赵祯在吕夷简话音落地以后,开口道:“推行教化,乃是为我大宋江山社稷,纵有骂名,也该朕来担才是。”

  “官家不该为此担当骂名……”

  “臣附议!”

  “臣附议!”

  吕夷简三人齐齐开口。

  赵祯撇撇嘴,幽幽的道:“难道三位爱卿不觉得,朕在推行简字的时候,担当的骂名越多,简字的好处显露出来以后,朕担当的赞誉就越多吗?”

  吕夷简三人一脸愕然的盯着赵祯。电脑端::/

  寇季哭笑不得的摇摇头,没有开口。

【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,请<退出阅读模式>后点击下一页阅读。】

点击下载北颂全本TXT合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