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教
道教以“道”为最高信仰,以神仙信仰为核心内容,以丹道法术为修炼途径,以得道成仙、与道合一为终极目标,追求自然和谐、国家太平、社会安定、家庭和睦,相信修道积德行善者能够幸福快乐,长生久视。【】
道教对中国的学术思想、政治经济、军事谋略、文学艺术、科学技术、国民性格、伦理道德、思维方式、民风民俗、民间信仰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。
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,随着中华文明的发展而发展,参杂原始的宗教崇拜如祖先崇拜、鬼神信仰、原始哲学、神仙方术等,逐渐演变成一种宗教,从三皇五帝时期之始,伏羲画八卦、黄帝问道广成子、文王演周易以至老君著道德五千言,延续后世,汉时,张良辅助汉高祖定江山,得兵书于黄石公,东汉后期,张道陵祖师创天师道;魏晋时期,竹林七贤的逍遥自在精神深受道家思想的影响,王羲之、王献之的书法中蕴含着他们对道教的理解;唐代药王孙思邈便是从外丹学入手,将中国的传统医学发扬光大;诗仙李白寻仙访道,并在山东济南皈依道教,其诗词飘逸逍遥而为仙;宋末元初王重阳创全真道,丘处机祖师一言止杀全真大兴,元末明初,张三丰演太极于武当,太极文化至今遍布全球。道教始终与中华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,深深扎根在传统文化之中,道教就在我们普普通通的生活中,我们接触到的传统文化,深深烙印着道家的痕迹。
兴扬将道教这样概括:兴起于三皇五帝,扬传于文王老子,集萃于诸子百家,成教于正一天师,道蕴于魏晋风骨,德覆于盛唐之世,立规于重阳祖师,宣扬于邱祖西行,落魄于明清之际,闻达于今时今日。
基本教义可以归纳为:
尊道贵德,天人合一——道教最高信仰
敬天法祖,寻仙访道——道教神仙崇拜
天人感应,天道承负——道教善恶报应
性命双修,返璞归真——道教修炼秘诀
上善若水,柔弱不争——道教为人品质
清静寡欲,自然无为——道教处世方式
我命在我,不在天地——道教逍遥精神
忠孝节义,仁爱诚信——道教伦理道德
福禄寿喜,吉祥如意——道教民俗风情
仙道贵生,济世度人——道教核心宗旨
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——道教创世理论
人法地,地法天,天法道,道法自然——道教活动准则
天人同构,阴阳协调,形神共养,统筹兼顾——道教养生原理
丹道修真,服药炼气,积德行善,建功立业——道教成仙途径
核心概念
无极:道;
太一:炁;
两仪:阴、阳;
三宝:精、炁、神;
四象:青龙、白虎、朱雀、玄武;
五行:金、水、木、火、土;
**:上、下、东、南、西、北;
七星:天枢、天璇、天玑、天权、玉衡、开阳、瑶光;
八卦:乾、坤、艮、兑、震、巽、坎、离;
九宫:乾宫、坎宫、艮宫、震宫、中宫、巽宫、离宫、坤宫、兑宫;
十天干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;
十二地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
二十四节气:立春、雨水、惊蛰、春分、清明、谷雨、立夏、小满、芒种、夏至、小暑、大暑、立秋、处暑、白露、秋分、寒露、霜降、立冬、小雪、大雪、冬至、小寒、大寒。
三十六重天:
第一欲界六天:太皇黄曾天、太明玉完天、清明何童天、玄胎平育天、元明文举天、七曜摩夷天。
第二色界十八天:虚无越衡天、太极蒙翳天、赤明和阳天、玄明恭华天、耀明宗、竺落皇笳天、虚明堂曜天、观明端靖天、玄明恭庆天、太焕极瑶天、元载孔升天、**皇崖天、显定极风天、始黄孝芒天、太黄翁重天、无思江由天、上揲阮乐天、无极昙誓天。
第三无色界四天:皓庭霄度天、渊通元洞天、翰宠妙成天、秀乐禁上天。
四梵天:无上常融天、玉隆腾胜天、龙变梵度天、平育贾奕天。
三清天:太清境大赤天、上清境禹余天、玉清境清微天。
大罗之天。
六十甲子:甲子,乙丑,丙寅,丁卯,戊辰,己巳,庚午,辛未,壬申,癸酉,甲戌,乙亥,丙子,丁丑,戊寅,己卯,庚辰,辛巳,壬午,癸未,甲申、乙酉,丙戌,丁亥,戊子,己丑,庚寅,辛卯,壬辰,癸巳,甲午,乙未,丙申,丁酉,戊戌,己亥,庚子,辛丑,壬寅,癸卯。甲辰,乙巳,丙午,丁未,戊申,己酉,庚戌,辛亥,壬子,癸丑,甲寅,乙卯,丙辰,丁巳,戊午,己未,庚申,辛酉,壬戌,癸亥。
...
【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,请<退出阅读模式>后点击下一页阅读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