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十九章 九月初九,重阳宜登高

  曹和平也没有办法说什么,其实整个剧情中太子还算是不错的,虽然蠢了一点,但是也算是人畜无害了,更何况本身就是立起来当靶子的,还能有多高的要求呢?

  “父皇莫要生气,现在一切都过去了。”

  “是啊,一切都过去了。

  你也忙活了半宿,先去休息休息,剩下的事情就交给言侯来办吧。”

  “儿臣不累,倒是父皇这几日日夜操劳,您先休息休息,剩下收尾的事情就交给儿臣来办,等你休息好之后,再做定夺。”

  “如此也好,让言侯协助你吧,金陵城那边你也要多关注一下。”

  “儿臣明白,一定不会掀起什么风波的。”

  看着曹和平听懂了自己话的意思,梁帝这才在安妃和静妃的搀扶下,去了后殿,等到他刚走之后,一些大臣就围了上来。

  等到好不容易突破这些大臣的包围,刚到殿门口,就碰到了言阙。

  “殿下还是早一点习惯才好。”

  “言侯说笑了,本王素来喜欢清静,空谈误国、实干兴邦,都这么叽叽喳喳的,可干不了什么事情。”

  “空谈误国、实干兴邦,殿下果然胸有丘壑,臣佩服。

  如今九安山的事情算是结束了,不知殿下有什么吩咐,臣也好配合。”

  “言侯何必多礼。

  只诛首恶、从者不罚,一切都是誉王的错,皇后娘娘想必也是被誉王蒙蔽,若是言侯有空,不如替本王跑一趟金陵城,如何?”

  “殿下之意,是让言某劝说皇后娘娘?”

  “正是,按照脚程,豫津调的纪城军今日上午便能到九安山,虽然没有赶上大战,但是也有功,但是皇后娘娘乃是言氏族人。

  若是由言侯亲自去劝说,对言氏一族是一件好事,言氏历代忠烈,本王也不希望言氏族人被誉王谋逆之事牵连。”

  “多谢蜀王殿下为言氏一族考虑,这是殿下第二次拯救言氏族人,这一切言某都记在心里,大恩不言谢,殿下日后但有差遣,无所不从。”

  “言侯言重了,本王只是希望朝中忠贞之士多一些,这对大梁很重要,所以本王不需要言侯感谢,只希望言侯能多为大梁考虑。”

  “言某受教了,多谢殿下。

  臣这就启程金陵城,一定不负殿所托,平息金陵之乱。”

  “如此甚好,言侯自去便是。”

  等言阙走好,曹和平就接手了九安山猎宫的防卫和善后公寓事宜,虽然只身依然上山,但是下面的官员、将领那可是相当的配合。

  大概到了午时左右,言豫津和纪城军赶到,看着焕然一新的九安山猎宫,要不是有些将士身上挂彩,完全感受不到曾经发生过一场大战。

  “言豫津参见蜀王殿下。”

  “纪城军大统领刘勇,参见蜀王殿下。”

  “二位都起来吧,不到三天时间奔袭五百里,你们都辛苦了,不过现在还不是休息的时候,还有一件事要你们完成。

  言豫津听令,你拿本王令牌,协助刘大统领整编历城军,虽然本王已经清理了一部分叛逆,但是仍有漏网之鱼。

  本王给你们七天时间整编历城军,然后新编的纪城军挥师北上,与驻防在聊城的忠孝军汇合,听候陈庆节制。”

  言豫津听完稍微犹豫了一下。

  “豫津愿遵王令。”

  而刘勇直接行了大礼,一点犹豫都没有。

  “刘勇遵令。”

  “好,你们现在就去吧。

  豫津,本王会派秦般若随军,尽快的抵达聊城,路上一定要小心行迹,切不可大张旗鼓,坏了本王的大事。”

  “豫津明白。”

  言豫津和刘勇没有歇息,直接就带着兵马就去了庆历军的大营,在经过一番交接之后,穆霓凰特意交代了秦般若几句话。

  “般若,这是殿下给你的机会,如果此次能够达成殿下的战略目的,等你还朝之后,殿下也好安排你的去处,切记不可冒进。”

  “般若听郡主的。”

  大营门口。

  “豫津,这次你很勇敢,希望你再接再厉,这次殿下专门交代让你随军北上,是有意要锻炼你,你是个聪明的孩子,一定更要加油。

  另外,你也有可能参战,战场上刀枪无眼,一定要小心呐。”

  “霓凰姐姐,豫津知道了,绝对不会辜负殿下的嘱托,相比于金陵城中,豫津更愿意驰骋在疆场上。

  我一定会小心的。”

  “好,好好干吧。”

  -----------------

  且说言阙到了,金陵城北门之外,看着被禁军掌控的城门依旧是只许进、不许出,他叹了一口气,便只身进了城。

  他进城的消息,很快就传到了正阳宫,毕竟是正经八百的国舅爷啊,而且他身后跟了不少禁军的人。

  言阙也感受到了气氛的异样,并没有回侯府,直接去了皇宫,依旧是禁军把守,守卫看到他时,立刻将他拦了下来。

  “侯爷,皇后娘娘有旨,任何人不得进出宫城。”

  “本候也不行吗?”

  “侯爷,请别为难小人。”

  “若是往日,本候就不

  进去了,今日本候必须进去,要么你拿起刀砍了本候,要不然就放本候进去。”

  “侯爷。。。”

  恰在此时,一个太监疾驰而来。

  “娘娘有旨,请侯爷正阳宫叙话,请。”

  “好,带路。”

  正阳宫中,皇后端坐在宝座上,看着不疾不徐而来的言阙,脸色有些阴沉,看来九安山那边一定是出事了。

  “参见皇后娘娘。”

  “大哥,何必多礼,来人,赐座。”

  “娘娘,不必了,誉王谋逆围困九安山,如今已经被蜀王殿下擒获,九安山危机已除去,娘娘还不收手吗?”

  皇后听到这样确实的消息,心中是无比的惊讶,登时从宝座上站了起来,一脸的不可置信,声音都有些颤抖。

  “你说誉王败了?”

  “败了,败的一塌糊涂。”

  “这,这该如何是好啊,大哥?”

  “请娘娘屏退左右。”

  皇后听完,摆了摆手,让左右都退下。

  “大哥,此事乃是誉王胁迫妹妹做的,虽然不是出于本心,但是事到如今,一定会惹得陛下震怒,请大哥帮帮妹妹,也是在帮言氏一族啊。”

  “住口,你也配谈言氏一族,誉王狼子野心,你居然盲目支持,你以为一句胁迫就能摆脱罪过吗?

  真是可笑,你以为陛下是什么人?

  若不是蜀王殿下,让我前来劝说你,你以为迎接你的将是什么,皇令到金陵的时候,就是你束手就擒的时候,你真是胆大妄为啊。

  居然敢谋反,你当蜀王、靖王是死的不成,就如今的形势,即便是誉王谋反成功,他能坐稳龙椅,真是痴心妄想,被人当成棋子而不自知。

  这样的蠢货你也支持,你放着好好的皇后不做,居然掺乎谋反,哼,目光短浅,若非怕你连累豫津的前程,我绝对不会管你。”

  “大哥,现在事情已经这样了,你还要怎么样,我知道这些年你一直恨我,但是宸妃之死跟我没有半点关系,都是陛下的意思啊。”

  “跟你有没有关系,我不知道,也不想知道,但是你做过什么,你自己心里也清楚,我是永远都不会原谅你的。

  你现在立刻下旨,让禁军即刻回营,把金陵的防卫交给巡防营,无论任何人问起,你就是被誉王蒙蔽,不知情,明白吗?

  另外,等会你就去除华服,写下认罪书,自闭正阳宫中,等候陛下发落,切记不可再任性妄为了,否则谁都保不住你。”

  “多谢大哥,我这就写诏书。”

  “越快越好。”

  片刻功夫之后,言阙就拿到了皇后的诏书,然后立刻就去了禁军大营,几乎没有费什么事情,就将禁军牢牢掌控。

  金陵城中虽然骚乱了一阵,但是很快就恢复了原有的秩序,一封奏报和皇后的认罪书,被快马加鞭送去了九安山。

  此时梁帝看着高湛呈上的奏报,看完随手扔在桌上,长长的叹了一口气,然后起身看着高湛。

  “高湛,你说蜀王如何?”

  “陛下,蜀王殿下乃是陛下龙子,自然是不同凡响。”

  “好一个不同凡响,说起来朕的命,还是他救的呢,一场游猎,朕的太子和誉王,一个不堪大用,一个太有用了,居然敢兴兵谋反。

  结果蜀王一出手,所有事情便被轻松化解,现在就连金陵城的危机,也被他轻松化解,你说,是不是朕真的老了,不如他了?”

  这话问完,高湛都想挖个坑把自己埋了,噗通跪在地上。

  “陛下,老奴。。老奴。。。”

  胆子都快被吓破了,是一句话都不敢往下说,这个时候说错一个字,恐怕都得死,谁都救不了自己。

  “瞧你那怂样,朕就是随口说说而已,起来吧。”

  “多谢陛下。”

  “朕身边最信任的就是你,你说说朕接下来要如何做啊?”

  “陛下,老奴就是一个残缺之人,陛下圣聪明断,只当是独断纲乾。”

  “哼,圣聪明断?

  朕就是聋子,现在还不得不当一个哑巴,朕这个九皇子,手段众多、谋略过人,看似手中无一丝力量,也从不抛头露面,但是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。

  算了,你叫他进来吧。”

  高湛擦了擦汗,赶紧应了一声,就往外走。

  “奴婢遵旨。”

  当曹和平听到高湛传话,并且听他小声说了几句之后,只是嗤笑了一声,然后拍了拍高湛的肩膀。

  “老高,你人不错,当年你和纪王能救出祈王之子庭生,保全大皇兄的血脉,所担的风险是致命的,如今你又这般,本王记在心里了。

  放心吧,父皇心中都明白的,带路吧。”

  “蜀王殿下谬赞了,请。”

  当曹和平到了大殿的时候,宫殿内一个人都没有,只有梁帝一人站在大殿内,背对着殿门,看着高台上的宝座。

  “儿臣,参见父皇。”

  “起来吧,进来陪朕聊聊。”

  “儿臣遵旨。”

  “景瑜,朕有些时日没有跟你聊聊了,既然你这般能算计,你给朕算算,朕还有多长的寿命啊?”

  “父皇

  折煞儿臣了。

  儿臣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梁,上次与父皇聊天,应该是在灭南楚之后,儿臣的愿望父皇都知道。

  只愿为大梁开疆拓土,并没有其他的想法,父皇也是答应过儿臣,给儿臣时间实现愿望,可是现实并非如此。

  太子无德无能,窃据高位而不知自醒,居然做出临阵脱逃的丑事,这样的储君何以为大梁开辟盛世。

  誉王不顾骨肉亲情,居然伙同外人兴兵造反,又怎么能担当大任,父皇,其实儿臣并不想参与朝政,一切由父皇把控即可。

  然而,父皇一直在提防着儿臣,反而纵容两位皇兄,现在想想是儿臣稚嫩了,皇室之中哪有什么亲情可言,不过都是赤裸裸的利益罢了。”

  “哈哈。哈哈。。。

  原本朕以为,朕的皇子中只有景桓最像朕,现在看来你才是那个最像朕的,当年五王谋逆,朕受命于危难之中,才登上这龙椅宝座。

  现在轮到你给朕上一课了,你看似不在朝堂,但朝堂之上都是你的人,就连言阙都能为你所用,朕有些想不明白,究竟是为了什么呢?”

  “父皇,其实言侯并不是为儿臣所用,朝中大臣也不是为儿臣所用,他们都是大梁的臣子,都愿意为大梁雄霸天下而尽心尽力。

  就连七皇兄,哦,还有那江左盟的梅长苏,都是为了大梁,才与儿臣化干戈为玉帛,儿臣只是让所有心中还有热血的人,给他们发挥能力的地方而已。

  这要是儿臣为什么要兴兵灭楚的重要原因,只有如此才能让那些忠贞之士,看到大梁的未来。

  当然,这也是儿臣从来不愿意涉及朝政的初衷,太子、誉王之流,都被朝堂上的那点利益迷昏了头脑,殊不知那都是父皇给他们设计好的路线。

  只有跳出藩篱,才能拥有真正的成长,父皇,儿臣今日把心里的话都说了,可能非常的大逆不道,还请父皇念在父子亲情的份上,饶恕儿臣。”

  梁帝听完曹和平的话,心中百感交集,这话听着像是在服软,但是其中的森森杀机,又是那么的昭然若揭。

  “景瑜,你想让朕如何做?”

  “父皇,大梁如今正是百年大变来临之际,自打儿臣开府之后,就在为此大梁基业绵延做准备。

  开蜀香阁,聚拢银钱,取东夷岛为基业,整练新军,借助江左盟梅长苏搅乱朝堂的机会,儿臣先是剪除江左盟势力。

  然后推这梅长苏剪除太子、誉王的势力,然后又引出靖王的野心,让他们三人争斗,进一步的清理朝堂奸佞。

  之后,一举灭掉南楚,手握雄兵三十万,在当时有不少人劝儿臣,让儿臣挥师北上,但是被儿臣拒绝了。

  不是儿臣不想,是因为儿臣认为时候未到,本来儿臣打算主导南征的,但是七皇兄深明大义,儿臣思量之后,便由他去吧。

  那整肃朝堂的事情,便由儿臣来做,父皇,大梁已经到了不可不改的地步,否则何以承载这天下万里沃土。”

  “你想登基?”

  “父皇,儿臣现在还不想登基,打下万里江山的功绩,只能父皇一朝,这是儿臣对父皇的敬意,还请父皇明察。”

  梁帝笑了,笑的很是凄凉。

  “你在可怜朕?”

  “儿臣不敢,只是朝堂之上,依旧很有很多事情需要父皇鼎力支持,今年年底之前,东海国就要成为大梁的国土了。

  如果顺利的话,明年秋天之前,儿臣愿意和父皇一起去承德避暑,北燕必然也就不存在了,至于大渝、西历,儿臣三年之内皆可拿下。

  到时,大梁见识何等的波澜壮阔啊。

  父皇,儿臣肯定父皇,能容忍儿臣放肆,儿臣将还父皇一个绵延千秋的大梁,而成相信父皇一定会答应的。”

  “若是朕不答应呢?”

  “不可能,为了大梁,父皇一定会答应的,否则天下臣民都不答应,儿臣自然也不能答应,哦,忘记说了。

  那江左盟的梅长苏,乃是赤焰军林燮之子林殊,当年赤焰逆案究竟是如何而来,想必父皇一定清楚的很。

  但是儿臣绝对不允许这些事情,影响父皇的清誉,当年祈王想要撤除悬镜司,导致悬镜司夏江升起了谋害之心,便联合宁国侯谢玉,制造了赤焰逆案。

  这一切都是他们蒙蔽圣听,父皇,您觉得如何?”

  “景瑜,皇权不可辱,你可明白?”

  “儿臣自然明白,但是这些七皇兄可不懂,他若一意孤行的要为祈王翻案、为赤焰军翻案,难免要轻辱皇权。

  虽然时候被儿臣驱赶出大梁,但是对父皇身后清誉的伤害自然难免,父皇,到那时,儿臣也顾不了许多了。”

  “哼,你威胁朕?”

  “儿臣不敢,儿臣也想君臣相得、父慈子孝,但是这一切取决于父皇,儿臣,恭请父皇想个明白。

  未来的大梁圣君,和身后一片狼藉的评价,还请父皇明鉴。”

  “哈哈哈。。哈哈哈。。

  朕真为有你这样的儿子感到骄傲,既然所有的一切都在你的掌控之中,那就一切由你做主吧,你想怎么样,就怎么样吧。”

  “儿臣多谢父皇恩赐。”

  在猎宫待了半

  个月之后,梁帝回朝第一件事,就是罢黜了萧景宣的太子之位,至于誉王则是交由大理寺审判,判了流刑,流放地则是济州岛。

  然后宣布册立曹和平为太子,协助梁帝署理一切事务。

  金陵城外,秦淮河码头。

  誉王先让怀孕的王妃上船,然后看着送行的曹和平。

  “九弟,为兄多谢你保住了我一家性命。”

  “五哥,这都是我应该做的,五哥也不要气馁,我在济州给你准备了一些东西,若是五哥愿意,我愿意支持五哥攻下东瀛诸岛,为那东瀛之王。”

  “东瀛之王?

  哈哈,为兄输得不冤,九弟心胸之阔,为兄不能及也。”

  说罢又看看了看金陵城。

  “今后大梁就靠九弟了,为兄告辞。”

  “五哥走好。”

  -----------------

  元祐六年九月初九,重阳宜登高,曹和平册封大典也在这一天,所有繁琐的礼仪流程之后,曹和平正式出任太子之位。

  曹和平当太子,监国的第一件事,就是命令在济州岛修整数月的兵马,北上攻打东海国,十一月初,东海国都城尔首被破,皇族尽数被押解到金陵。

  但是曹和平并没有停战,而是继续命令兵马继续北上,跨过绿鸭江,攻打北燕,理由是北燕干涉东海朝政。

  同时陈庆统领忠孝军、纪城新军挥师北上,矛头直指北燕西都幽州城,北燕紧急向大渝求援,但是驻守在长安的蒙挚,兵分两路。

  一路要从铜川出关,攻打延州,一路从萧关出马,矛头指向大渝的都城银州,这样大渝一时之间不敢轻举妄动,只能从太行各陉出兵阻挠陈庆的进兵路线。

  但是忠孝军拿下津沽之后,得到海上运来的火炮等火器,便一路势如破竹,北燕在直接被驱赶到辽河以北的区域。

  在元祐七年三月初,北燕东都盛京陷落,余部在其四皇子的带领下北逃黄龙府,至此整北燕大部领土尽数被大梁占据。

  至于大渝,则是只能据关自首,如今东海、北燕、大梁连成一片,连续征战大半年之后,曹和平也知道到了该修整修整的时候。

  梁帝在养居殿,看着曹和平亲自送来的战报。

  “景瑜,如今东海、北燕尽灭,你接下来有什么打算?”

  “回禀父皇,儿臣以为如今大梁需要修整一番了,南北两线作战,所耗费物资惊人,再打下去,恐怕就要劳民伤财。

  而且如今疆域太大,文臣太少而不能管辖,是时候沉淀沉淀了,父皇,儿臣打算进行一次科举考试,为朝廷选拔有用的人才。”

  “科举考试?

  何为科举考试?”

  “科举考试就是不再因门第定品,而是要经过需要经过考试,根据名次而授官儿臣以为九品中正制,已经不再符合当下朝廷治理的需要。

  必须选拔更多的人才,当然现在人才大多被世家豪门把持,看似并没有太大的变化,但是只要坚持下去,早晚会把人才通道打开。”

  “好,你上一个条陈上来,朕看看再说,事关重大,务必要小心谨慎才是,另外,靖王上书,缅夷之地基本上已经都被收服,准备班师回朝。

  你有什么打算?”

【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,请<退出阅读模式>后点击下一页阅读。】

点击下载诸天影视:我只为求生全本TXT合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