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六十九章 汉水滔滔

  义军过黄陂县城而不入。

  城中仅存的军民,眼睁睁看着浩浩荡荡的义军队伍过境离去,一座近乎空城随便一打就有,却没一支队伍进城滋扰。

  双方竟能在此等状态之下相安无事。

  这把他们给整不会了。

  城头上立着的本地县丞徐义,也是代理知县,在见到义军过境后,自觉面目羞惭,回头就进了城门楼里面,找个跟绳子挂了脖子,还好守城的官兵发现及时,将他给抬了下来。

  “大人,您不能这样啊。”周围的士兵都很感动,“大人深明大义,开城门让城内乡亲离开躲避战祸,不然的话,北边官军一来,城中百姓可就要遭殃。您功德无量,本是万家生佛,岂能让您弃我们而去?”

  徐义面如死灰道:“我不过本地一属吏,未曾对百姓有过任何仁义之举,眼看贼寇压境却无力阻挡,如今贼寇不愿攻城便去,我自觉无颜面对世人,不如就此赴了黄泉。也算是全了忠节之名。”

  “大人……”

  一堆人都拉着徐义。

  却在此时,下面有传令兵上来道:“大人,贼寇有信使前来。正在城外喊叫。”

  “说的什么?”

  徐义紧张起来,“莫非是去而复返,不肯放过我一座县城?”

  传令兵道:“喊的是,让我们派出一些兵,出城巡视一圈,与他们打个照面,如此回头也好对上面交差。”

  “我……”

  徐义听到这里,更觉得无地自容。

  一旁的将领道:“大人,那哪是贼寇?根本是仁义之师,却是朝廷负了我等,连人家行义举者,都还顾念我们的父母亲人,咱命都该没了,何须在意那名节,不如就……”

  徐义道:“胡言乱语,我深受皇恩,岂能不知礼乐教化?”

  一旁一名看似儒雅的将领道:“大人,我只听说过,‘得天下有道,得其民,斯得天下矣’,如今朝廷不仁,方有百姓行义举之事,我等不过是顺应天命,何来不知礼教之说?”

  “对啊大人,反了吧!”

  一群人虽然也听不懂什么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,就觉得投贼是很好的选择。

  至少人家贼寇不会杀他们,可是要等彭泽和陆完边军主力来了,不杀他们,也得把地方上抢掠一遍。

  那儒将又道:“大人,我听说,义军破彭巡抚所部,将他们的战备掠夺一空,如今官军迟迟未有追击而来,是为四处掠夺钱粮,他们之所以要在麻城行杀戮,就是为抢夺口粮。如今黄陂尚还留守城中的,多都是无家可归的老弱妇孺,手上仅存一点余粮维系,要是官军来了,哪怕不杀人,把粮食抢了,城民也无活路。”

  “为百姓,降了吧,全城百姓愿意跟您走。跟上义军,或还有一条生路,留下……就是死路一条。您不顾自己,难道不顾城中父老吗?”

  一群人,又把徐义架上了道德的审判台。

  徐义先前一心求死,但被这群人拦下来之后,眼下死志已没有那么强烈。

  他道:“扶我起来,告知城中百姓,愿意出城的,随我去奔了义军。不肯投的,也开仓给了粮食,让他们自谋出路,千万不可再留于城中。”

  “是!”

  一群守城将士好像是终于找到了人生努力方向,马上遵照徐义的命令办事。

  ……

  ……

  黄陂县整体归降这件事,是刘宸未预料到的。

  不打黄陂,主要是因为这里没什么战略意义。

  黄陂距离武昌府城江夏还是有些远,且这里的地势也不适合展开跟官军的决战。

  跟官军主力没追上来有关。

  既然能选择决战战场,当然是要挑个更适合的战场。

  无论是汉江北岸的汉口镇,还是南岸的汉阳府城,都是决战的绝佳场地,只有将队伍全面展开,才能突显出义军骑兵的优势。

  同时令子母炮这样的霰弹炮有距离和覆盖范围上的优势。

  不过很快,刘宸得知后面城内派出使者,通知说县丞徐义带全城仅剩的四千多军民,正出城往义军这边而来。

  齐彦名知道这一情况后,显得很高兴,道:“当家的,我们现在有仁义之师的美名。就算我们不打黄陂,他们也明知通贼要被杀,还是愿意全体来投。”

  刘宸道:“官军屠城消息刚出,这是把黄陂县的军民给吓破胆,两害相权取其轻,投我们至少还有一线生机。但其实他们留在城里,彭泽兵马过境,也不会将他们怎样。”

  “那咱收不收这批人?”齐彦名道,“我听说,当年刘备南下的时候,也有军民跟着,咱是不是也能像刘备一样,将来能取一地与朝廷分庭抗礼?”

  刘宸笑道:“齐兄弟,志向低了,既要造反,就得当最大的,只占一隅不能长久。”

  “是。”

  齐彦名一副受教神色。

  要说之前刘宸的很多举措,在义军中遭受到了颇大的争议和诟病。

  连齐彦名自己都感受到压力。

  现在好像一切疑难杂症都顺势而解,齐彦名也明白了刘宸的苦衷。

  刘宸道:“你亲自带人去跟黄陂县的人接触,告诉他们,我们马上要跟官军决战,除了能作战的人马之外,剩下的都让他们各奔东西,免得被战火牵连。尤其是普通百姓,想办法让他们逃难去。”

  “好。”

  齐彦名领命后,带一批人骑马而去。

  刘宸望着身后骑兵过后的烟尘滚滚。

  心里也在想,这是我行怀柔政策的目的吗?

  什么得人心得天下,都是扯淡。

  当初那么定规则,主要还不是因为现代人身上有一股圣母慈悲心在作祟?不忍心滥杀无辜?

  狠不下心杀戮,最后却还换来个仁义之师的美名?

  不是错有错着。

  而是一种讽刺。

  ……

  ……

  汉阳府。

  南和伯方寿祥亲率两万多兵马,本来已从汉口登岸北上,往北走了一天,骤然听说彭泽所部在麻城大败,吓得他赶紧带兵逃回汉口。

  但他不重新从汉口渡江回长江东岸的武昌府。

  而是举兵乘船南下过汉江,一头扎进了汉阳府城。

  汉阳府跟武昌府两座城隔江而望,相聚也不远,城头互相眺望,倒是两岸光景都能尽收眼底。

  他不但把兵马给塞进花汉阳府城,更绝的是,他直接让人将渡江所用的船只一并烧毁。

  好像用了此方略,义军就不再有办法能渡江杀过来,他就可以高枕无忧了。

  汉阳府知府车梁听说此事,那叫一个气急败坏,当即亲自骑马来汉阳府东门找方寿祥对质,见面后,劈头盖脸将方寿祥骂了一顿。

  那山西话,骂得可叫一个难听。

  方寿祥愣是被人骂到没脾气,还赔笑一般劝慰道:“车知府,你听我说,我这是无奈之举。贼寇来势汹汹,已连破湖广之地数城。”

  “这还不算,连都御史彭泽亲率的数万三边兵马,都被他们给击败,你说我就领那么一点本地招募的兵,武器都没配全,能跟贼寇决战吗?只能先找个地方守住,再图后计啊。”

  车梁怒道:“那你怎不渡回江夏?”

  方寿祥道:“我是巡抚李中丞派出来平寇的,此事已上报朝廷,我所部尚未与贼寇交兵,就撤回原地,白折腾不要紧,那御史不得参劾我?我带兵进汉阳,也是为了帮你们守城,你看咱身右是大江之险,身前还有汉水滔滔,贼寇一无船只,二无飞天遁地之术,必定是望江兴叹。”

  “那对岸的汉口重镇呢?就放了?”车梁很生气。

  武汉三镇的说法,开始兴盛于明末。

  在明朝中叶时,提到三镇,汉口只能勉强算一处,毕竟成化十年时,汉江才改道从龟山北麓入长江,从那之后,汉口才被作为渡头开始发展。

  到正德年间,汉口镇虽已修了城墙,但只是从汉江边修到了长江边,把靠江北岸的一块三角区域给包裹起来,身后汉江和长江两侧连城墙都没有。

  用城墙一条线,在江边嘎了个角儿。

  正因为不稳固,所以方寿祥也不会选汉口作为防御义军南下的主阵地。

  方寿祥叹道:“汉口那小地方,虽然人丁兴盛,但要作为城池固守,太难了。你有见过一座城城墙只修一面的?车知府,你放心,有我在,一定能把汉阳府守住。毕竟陆侍郎和彭都御史的人马都快到,咱就守在汉水南边,静待官军主力破贼,到时摇旗呐喊,战事结束后帮忙收拾残局便可!”

【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,请<退出阅读模式>后点击下一页阅读。】

点击下载大明响马全本TXT合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