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刘福通、韩山童乃至韩林儿,赵天伦通过与明教彭莹玉等人的接触,也了解到了一些倚天中没有涉及到的信息。
韩山童信奉的是白莲教,白莲教与明教原本并不是一体,但两者都拜弥勒佛,韩山童与彭莹玉交游之后,双方一拍即合,韩山童转入明教,成为明教的一份子。
之后,在蒙元强征十五万民工修筑黄河之际,韩山童、刘福通两人发现这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,错过这次,将再难聚集起来自各地的十几万青壮劳力,而且还是对蒙元恨之入骨的青壮劳力。
于是韩山童、刘福通两人就在民工中散播“莫道石人一只眼,挑动黄河天下反”的流言。之所以他们选择独眼石人,是因为独眼石人才能引起民工们的好奇,才利于谣言的扩散,因为在黄河修筑的过程中别说是石人,纵然是金人也被人发现过。
当韩山童、刘福通埋在黄河中的独眼石人被发现后,暴动就成了顺理成章之事。
木秀于林,风必摧之;但木秀于林,众必望之。
首义者往往很容易占据舆论的制高点(从众心理导致首义者占据极大优势),古今中外,概莫例外——
秦末陈胜、吴广大泽乡的呐喊,动摇了秦王朝的统治,而他们的义军盟主地位也受到了其他义军的默认;
元末韩山童、刘福通也是如此,各路义军以他们马首是瞻;
甚至,数百年后的辛亥革命也是如此,武昌首义在民国的政治版图上占据了很重要的份量,各省各地的革命均以武昌为标杆。
……
问题是,韩山童这样做,却超出了彭莹玉的计划,或者说,超出了明教的计划。
因为韩山童宣扬的是个人威望,并不是明教的威望。
而且。韩山童为了争取天下汉人的支持,自名为宋徽宗的八世孙,如此一来,就更难以得到彭莹玉乃至明教上下的认同——
所以。韩山童挂了。
堂堂的降世弥勒、转世明王,竟然被区区一个县令带着一帮捕快给干掉了,这事怎么说都让人感觉诧异,中间如果没有明教的影子,那才见了鬼了!
虽然在证据上无法表明此事与明教有关。但是,刘福通与明教的关系却开始变冷,双方互相猜忌,以至于彭莹玉不得不奔走于其他义军之间,接近地气,来宣传、巩固明教对他们的影响。
同样,也是因为韩山童这件事,各路义军虽然在明面上依然尊奉明教,但已经有点听宣不听调的趋势。
光明顶被六大门派围攻,各路义军支援不力。其中固然有蒙元的进攻牵制了他们的力量缘故,也有他们想看看明教如何解决这场危机的缘故——
如果光明顶不能通过自己的力量或者神的力量化险为夷,那迎接明教的将是更进一步的土崩瓦解!
光明顶被焚毁,明教迫不及待进入中原,为此他们不惜与敌人中原各派和解,为什么?
明教的目的就是希望能够先发制人,抢在各路义军离心离德之前,掌握各路义军,掌控各路义军,让他们明教不被抛弃!
也正是因为认识到了这一点。天鹰教、五散人,甚至包括杨逍,也不得不低头让步,甚而杨逍以自己的性命和手下的了两来换取彭莹玉的一个承诺——
这个承诺。杨逍真的需要吗?
不需要!
彭莹玉虽然是杨逍的政敌,但彭莹玉怎么可能是欺负孤儿寡女的人?
事实上,杨逍只是需要一个说服自己向对手低头的理由,仅此而已。
……
虽然刘福通没有了明教的全力支持,但是为了反元大业,明教依然支持着各路义军。所以在各路义军发展迅猛的同时,刘福通率领的义军本部却屡遭险境——
毫州被围,毫州突围;
汴梁被围,汴梁突围;
安丰被围,安丰突围;
最后,刘福通连安丰也保不住,只能避难朱元璋处,然后与韩林儿(韩山童之子,刘福通建立的宋国的傀儡皇帝)一道被朱元璋给咔嚓了。
另一种说法,这两人是被朱元璋给沉长江了。
但不管如何,现在的刘福通在名誉上可以调度各路义军,所以才有从山东、河南、陕西三个方向同时攻击蒙元的北伐壮举。
毛贵在山东的快速发展,难免引起其他人的想法,更是在某些人的推动下,事情的发展进程被大大加快。
尘烟蒸腾中,铁骑铮铮,诸多骑士,马不停蹄,人不卸甲,日夜兼程,千里而来。
而此时,魏家庄外,鏖战正酣。
毛贵深知兵贵神速的道理,所以,在义军立足未稳之际,就向魏家庄发起了四面的总攻,魏家庄在顷刻之间就陷入了风雨飘摇之中。
★★★★★
战争催动科技的发展进程,纵然是土生土长的农民,在战争的压迫下,他们也会迅速成长,毛贵也不例外。
攻城之前需要填坑,也就是将护城河给填上,不然其他的攻城器械都无法发挥作用。
填充护城河的方式有多种多样,针对活水的护城河要先断其源头,然后分其水流;对封闭的护城河,则相对简单,只需要将护城河水导出即可。
针对护城河的这场战斗,往往是最惨烈的战斗,尤其是攻城一方他们暴露在敌人的火力之下,而他们又无法对守城的敌人制造威胁。
投石机的出现,让攻城一方可以在安全距离攻击对手,掩护战友,但投石机的准头受限,并没有彻底缓解护城河战斗的惨烈程度。
毛贵是农民出身,农民有农民的智慧,利用农村的麦草垛的形状,毛贵创造了移动的堡垒,用麦秸、稻草浸水之后做护甲,里面再衬上浸水的棉被,下面则是用手推车做地盘,不仅可以运送物资,还可以运送士兵。
这种移动堡垒,不仅能够防御弓箭甚至是强弩的直射,纵然是城头的落石对这个移动堡垒的威胁也并不大——
因为这个移动堡垒是圆锥形的,落石也无从受力。
这种移动堡垒是攻城的利器,对付魏家庄这种弹丸之地,更是不在话下。
顶着魏家庄上发射的弓箭、落石,移动堡垒坚定地向前移动,逐步靠近魏家庄的护城沟,随时准备将堡垒内的用草绳编织的装满了泥土的草袋丢入护城沟内。
“大哥,我们必须出击,”董昂霄急的团团乱转,“不然,等这些移动堡垒靠上前来,魏家庄就保不住了。”
“我们人少,”董抟霄似乎并不焦急,“想靠魏家庄的设施将毛贵挡在外面,这不可能,所以我们最大的希望还是巷战。”
“巷战?”董昂霄迟疑了一下,“可是,我们的准备工作还没弄好啊。”
“准备出击吧,”董抟霄摆摆手,“虽然危险,但我们必须将毛贵挡在魏家庄外几天,这是我们唯一的机会。”
董昂霄沉默不语,向董抟霄抱拳为礼后,下了庄墙开始调度。
魏家庄本来只有一个出口,董抟霄早在撤退之前就派人在魏家庄内进行施工,四面分别开了一个用来出击的门洞。
自古守城之战必须寓守于攻、奇正相合,单纯的防守最终只有败亡一途。
董抟霄守济南之时,就是攻守相结合,甚至还冒险从济南东门出兵,绕至城南义军之后,然后前后夹击,大败义军。
……
赵天伦最终还是坐不住,易容换装之后,混入了毛贵的义军中,就近观战。
义军的建制看起来还是比较混乱的,因为义军一边行军一边扩军,所以出现兵不识官、官不识兵的情况并不让人意外。
只是,让赵天伦心烦的则是,因为他的运气比较背,他混入的这一队义军竟然被驱赶上战场,而其他的义军则是在后方安营扎寨,修筑营垒。
虽说,这样做恰好符合赵天伦的心思,但问题是,赵天伦真的讨厌为别人打打杀杀,要打要杀也应该是为自己去拼啊。
“快,快一点!”
就在赵天伦的前方,一名头戴红巾的义军正挥臂指挥,声嘶力竭:“董抟霄这老狗狡猾阴险,像乌龟一样趁人不防就探头出来咬你一口。如果我们慢了,前面的兄弟就会白白牺牲,我们一定要将探头出来的这个老乌龟给打回去。”
老乌龟……
乌龟战术……
乌龟战术才是城池防御的经典战术,寓攻于守,攻守相合。
乌龟战术与鸵鸟战术并不一样,鸵鸟战术是遇到危险后装作自己看不见,然后听天由命;而乌龟战术则是用自己坚固的外壳来保护自己,然后趁敌不防之际闪电般探头就是一口,纵然咬不死敌人也能撕下对手一块肉来。
“你,快点,到前面去,”这个红巾军的小队长一眼看到了赵天伦,顿时火冒三丈,“看你人模人样、身强力壮的,怎么躲在后面,给我到前面去!”
我去!
赵天伦真有一种砍死这厮的冲动,但最终还是忍耐下去。
人模人样,身强力壮,有你这样说话的吗?
不过,别说,赵天伦现在用的是赵昆的身体,而赵昆生长在汝阳王府,天天大鱼大肉,自然是身强力壮。
可有你这样说话的吗?(未完待续。)
ps:请大家每月用一顿早餐(就两个包子一杯牛奶,或者只是一碗粉)来支持棋子吧。
【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,请<退出阅读模式>后点击下一页阅读。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