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四章 战后

  “你们此行任务艰巨,请务必小心谨慎。不过你们的行为将会被道家所有人记在心中,也会被以后所有大唐人记住你们的贡献,三清与你们同在!”

  因为多了不少事情,所以后续的动作李好也放慢下来。但是道教传教的人的渗透工作却没有停止下来,继续往这些地方派了过去,往一些部落渗透过去。

  这种事情,无论是吐蕃还是南方,李好一直都没间断过,而老袁那边也一直很配合李好的计划。道教那边有很多人还算是李好的弟子,派到这边来后,李好对他们每一个人都非常重视,他们的安危,他们的行为都受到李好的保护。

  这些人现在做的这些事情,李好也让道教那边,或者自己军中的文书这边一一登记在册。这些人一旦有什么意外,他的家人和后代都会得到来自李好和道教的帮扶,一个都不会落下。

  道教要壮大,大唐的脚步要走的更远,这些东西都必须有。这个可以参考后世的那些西方国家的行为,他们入侵东方一样没有少了这些手段,李好只不过把这些东西提前而已。

  这种东西培养出来,杀伤力比直接入侵还强,具体效果可以参考后世那些说外国月亮圆的人的行为,那些都是最好的证明。

  而这边的乌蛮的信仰全都被李好摧毁,这边的什么神仙之类的东西全部被划作邪恶。正是道教最好渗透的时候了,信仰,文化,根源完全被奴化后,这些人的后代就能真正成为大唐的狗。

  这些东西的作用和效果,具体也可以参考后世的某些人的行为就能证实。所以李好把这些东西全部拿了出来,趁早让大唐走的更远,让大唐的人知道国与国之间,手段无所不用。

  其他两线也差不多,他们那边也有道教的人协助帮忙。道教的人现在在军队里面有很多的作用,他们可以给士兵指导心理,还能给伤员提供医疗。王玄策对这个一点意见都没,李君羡也没反对。

  不过他们原本因为李好吸引了大量的关注,给他们提供了极好的机会,所以前面的进军速度快了不少。只是随着三线的战斗都打了起来,他们的行军速度就慢了下来。

  在这边征战,尽管有李好提供的药方可以控制不少疾病,还有军医能够治疗伤员,但是乌蛮的抵抗也变的猛烈起来。三线对于作战速度都放慢起来,稳打稳进。

  而粮操草这些因为这边有大量的缴获可以支撑,加上那些商人提供的需要,三线大军都不需要太操心这些东西。他们把各自的战区连成一片,然后方便粮草运送以及协同作战。

  让李好意外的是李君羡,他没想到这位算是李二手下的老将会这么配合自己。比起另一线的王玄策不同,王玄策跟李好的关系太熟悉了,还都是年轻人,双方本来就有默契。

  但李君羡比李好他们大不少,征战时间也早,身份地位也不低。而这次作为李好的副将,李君羡在这次征战中配合的很好,李好的命令他都能很好的完成。

  这让李好对李君羡的印象好了不少,甚至在见面商量第二轮战略计划的时候,李好还特意提醒了下这位老将,让他不要随便把自己原来的小名乱说出去,这个名字会给他带来灾祸。

  “老师,秋季攻势已经准备好了,那些商人的积极性都很高,粮草也准备的很快,我们什么时候开始进攻?”全军修养一段时间后,李好开始筹划着秋季攻势。

  这场仗已经打了大半年的时间了,再拖下去不能在年底打完就要耽误太多的时间和精力,这是李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。虽然打到现在,那些商人基本上都大挣了一笔,对于接下来的仗也非常期望,但是李好手下的那些士兵们都辛苦了。

  南诏这边有很多的山珍,也有很多的特产。加上李好征服的部落中搜刮出来的大量东西,好的财物上缴给朝廷,剩下的东西要么赏赐给了士兵,要么就交给那些商人转卖出去。

  这些东西让跟着过来的商人都好好的挣了一笔,加上那些俘虏,还有各种牛羊之类的东西,这些都能变成钱,所以让那些商人对这些东西越发热衷起来。

  李好自己对这些东西的兴趣不大,缴获的珍贵的东西他也不会去动,免得给李二弄到借口。对那些过来的商人也不歧视,更不会趁机宰那些商人一刀,所以大家合作还是十分愉快,这些商人也愿意跟李好打交道。

  “派人通知另外两线,三线同时进攻,齐头并进,尽量动用燃烧弹和炸弹,配合道教人的渗透工作。我们争取在年前完成这场战争,让所有的将士们能在过年的时候回家。”

  李好看了眼自己面前的沙盘,这边的情况他现在已经掌握清楚。这边的部落的战斗力什么情况李好也很清楚,加上之前已经征服的部分领土,还有间谍的指引。李好觉得剩下来的战斗完全可以一举拿下,然后全部在年前结束这边的战斗。

  “你们留在这里,负责这边的后勤支撑工作,同时把这边的一些特产可以转给那些商人去操作。对于那些由道教人发展过来的信徒,我们可以宽待,并且提供一些扶助。”

  李好没有继续留下来,而是带着自己的大军继续征战,后面的工作留给了他的学生。这边征服后的土地采用的方式都是这样,这些人以后就是这边的官员。

  虽然这些地方可能会有一些风险,但是对于李好的学生来说,他们走不了科举的道路,用这种方式是最好的办法了。而且李好也会尽量去保护他们,相比收获,他们实际上也不算什么了。

  熟悉了这边的乌蛮的作战方式后,唐军的战斗力随即增长了不少,后面的仗打起来比李好想象的要顺利不少。没到年底,南诏这边所有的大部落基本被清剿了一番,凡是兵力过千的部落都没落空。

  经过这一战后,从此南诏这边再没乌蛮,只有大唐的几个州府。那些大部落里的战士全部被俘虏后,剩下的部落人也被打散开来,原来的部落名字都不给用,统一用上了唐人的称呼。

  而那些信仰道教,愿意接受大唐统治的小部落都得到了回报。他们不仅能占有最好的地方,还能得到不少被剿灭的那些部落留下的唐军不要的财富,这让这些部落对自己的选择忍不住庆幸起来。

  果然还是跟着道教的指引人的话有好处,跟着大唐走才有肉吃。这种观念被李好无限的放大起来,然后在南诏这边扩散起来。

  相反,那些跟大唐作对的部落,现在除了妇孺,什么都没了。所有的战士和壮丁正在帮大唐卖力的修着往林邑的水泥大马路,他们部落的财富也全部被搜刮一空。

  “来,这次的战斗打的太辛苦了,辛苦各位进了。”南诏这边的部落全部征服完后,大唐的疆土往南和往西扩了不少。报信的信使已经派去了朝廷,朝廷怎么回复李好管不上。

  这边的部落反正都被自己犁了一遍,朝廷怎么处置关系都不大了。只要自己的学生们还在这边任职,这边的乌蛮就别想再翻身。以后其他人过来,想要养大那些部落,没个几十年也做不到。

  而且经过打散,摧毁文明的各种操作后,如果这边的部落再次发展起来,那李好也没办法了。后来的人要那么脑残成就一些大部落出来,这个就不是李好需要过问的事情。

  仗打完了,李好自然不能马上离开这边,他要安置这边的人,另外还要等朝廷的命令。大军怎么撤,将士怎么赏,都要朝廷的旨意。

  所以现在李好就有时间来整些好东西吃,这段时间一直忙着打仗,吃的不好,让李好实在是受够了。所以战争一结束后,李好就让人弄了不少美食,然后把王玄策和李君羡,以及其他的将领都邀请过来,一起庆祝一番。

  到了南诏这边,李好自然不会再去吃桂菜,这边在后世属于另外一个地方,通用的美食叫滇菜,还有一个声名远扬的过桥米线。

  滇菜以擅长烹制山珍、淡水鱼鲜和蔬菜见长。具有鲜嫩回甜,酸辣微麻,重油味厚的特点,适合南诏多民族人民的口味,自成一格。这边多姿多彩的地理风貌和干湿分明的立体气候,极其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。得天独厚的原料,为烹饪提供了丰富的来源。

  滇菜由昆明汇集三个区域菜的风味名菜组成,滇东北地区,烹调方法和口味相似川菜,滇西南和滇西地区,少数部落众多,除具少数部落风味外,还受清真菜的影响,具寺院菜风味,滇南地区,是南诏汉族菜发源地。

  李好后世来过这边旅游过,对这边的一些吃食有一定的印象。这边的南诏名菜有汽锅鸡、砂锅鱼、腌牛筋、香茅草烧鸡、滕冲大救驾、酸笋煮鱼等,驰名中外。

【在阅读模式下不能自动加载下一页,请<退出阅读模式>后点击下一页阅读。】

点击下载舌尖上的唐朝全本TXT合集